首页 > 头条

35岁男子突发脑溢血,医生叹息:只因常吃1物,血管早已不堪重负|全球新要闻

来源:四时健康生活 2023-02-01 18:57:25

正值周末,楼下小区的操场上一群人围在一起,救护车的声音传了过来,一个人被抬上救护车拉走了,人群散开。

原来是小区里几个年轻人相约一起打篮球,平常不参与这些活动的张建。路过时,一时手痒痒,回忆自己大学时也是校队主力,转眼进入中年,突然热血沸腾。于是转身回家换了衣服,下来打球。


(资料图)

可是没打一会,一个高空跳投,张建突然觉得头晕,一股无力感袭来,张建就倒下了。

妻子接到电话,急忙赶到医院,张建突发脑出血,紧急做了手术。还好送来得及时,人也年轻,医生直言后续康复应该会不错,不用过度担心。

妻子不明白,脑出血不都是老年人得的病吗?为什么张建才35岁也会得这个病。

35岁男子突发脑溢血,医生叹息:只因常吃1物,血管早已不堪重负

医生在和家属沟通治疗方案时,了解到张建平常工作压力大,没什么别的爱好,就是喜欢美食。往往一盘红烧肉,大快朵颐后,就能让他心情愉悦。

红烧肉中不仅含有大量的油脂,制作过程中也会放大量的糖和盐来调味。这些都是易损坏血管的物质,长期摄入,导致体内脂肪堆积,出现脂肪代谢障碍,增高血脂,引起血管硬化,损伤血管,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
心脑血管疾病一般40岁以上属于高发人群,但近些年有年龄逐渐递减的趋势。除了饮食不健康,也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。

这2个习惯,或促发心脑血管疾病,请远离

1、久坐不动,运动量小

张建的突然生病,与他每天久坐办公室工作,很少运动关系密切。

研究显示,每天坐超过8小时,且运动量小的人,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,比每天只坐4小时的人高出32%。

久坐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,诱发血液凝聚,出现血栓等问题。当突然剧烈运动时,血管压力突然增加,无法负荷,引发脑出血。

2、长期熬夜

熬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“帮凶”,每天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,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将会增加40%。

长期熬夜,身体无法得到休整,影响肝脏排毒功能,导致血管紧张素大量分泌,引发血压升高,心律失常等问题。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。

生活中坚持这2事,养出健康血管

1、补充水分

体内水分不充足,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大幅上升,易引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
因此日常需养成喝水的习惯,可以喝些菊花茶,既增加白水的风味,又可疏肝明目,降血压,对血管有一定保养作用。

青驰菊是菊花里的名贵品种,产自古都开封,曾经作为贡品专供皇帝饮用。

其中富含维生素、儿茶素、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,可加速血管有害物质的排出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血管抵抗力。

青驰菊中含有的硒元素,能降低血液粘稠度,减少血栓形成,保护心肌和血管内壁细胞。

饭后喝杯青驰菊泡的茶,缓解油腻,口气清新,还可对血管的养护起到积极作用。

2、定期体检

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,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,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,突然爆发,愈后效果极难达到理想状态。因此需要定期体检,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,饮食习惯,改善血管状态,养护血管健康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推荐阅读
相关新闻